Main Content
简介
“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是威海现存北洋海军威海卫基地历史建筑与甲午战争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的总称。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地文物遗址的分布范围,涵盖刘公岛、日岛及威海湾南北两岸。
地理分布
※ 刘公岛
1. 海军公所(北洋海军提督署)
2. 龙王庙与戏楼
3. 丁汝昌寓所
4. 刘公岛水师学堂
5. 工程局、机器厂、屯煤所、鱼雷修理厂
6. 刘公庙
7. 水师养病院
8. 石码头
9. 铁码头
10. 麻井子船坞
11. 黄岛炮台
12. 公所后炮台
13. 旗顶山炮台
14. 迎门洞炮台
15. 东泓炮台
16. 南嘴炮台遗址
17. 信号台与电灯台遗址
※ 日岛
18. 日岛炮台
※ 威海南岸
19. 沟北船坞及弹药库
20. 鹿角嘴炮台遗址
21. 赵北嘴炮台遗址
22. 信号台(旗墩)遗址
23. 杨枫岭炮台遗址
24. 摩天岭炮台遗址
25. 巩军左营(炮队营)遗址
26. 所城北炮台(谢家所炮台)遗址
※ 威海北岸
27. 北山嘴炮台遗址
28. 黄泥沟(黄泥崖)炮台遗址
※ 附图
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文物遗址点分布简图
百家争鸣
-
刘珝与《新建环翠楼记》
刘珝(1426-1490年),字叔温,号古直。青州府寿光县(今寿光市)人。他是明代中期最有声望
-
见证历史的济远舰前双主炮
1986年,烟台救捞局于旅顺海域打捞出水两门巨炮。据专家考证,它是清朝北洋海军“济远
-
浅谈博物馆宣教工作
早在2004年在南昌举行的全国文物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明确了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要坚
-
北洋海军与洋员
北洋海军的建立,需要大量熟练的海军技术人才。清政府又聘请了一些洋员担任北洋舰队的
-
李鸿章拟购武装商轮“阿墨司”号考
甲午甫启衅,剧变随至,北洋复失舰者屡,事事逼使李鸿章急谋补充舰只之方。掮客旋蜂拥
-
威海街道名称古今谈
威海早先是个海边村庄。1403年(明永乐元年)始建威海卫城。六里十八步城墙围起的城池
-
首任北洋水师总兵林泰曾旧照首次发现
林泰曾生于1852年,为林则徐胞弟林霈霖长子林龙言第四子。他自幼父母双亡,由寡嫂养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