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
威海的地震碑
记载地震事件的石碑叫地震碑。一场大地震过后,人们从地震灾难中走出来,想到要把这事件记下来提示给后人,于是就有了地震碑,几乎每次大地震之后都有这样的地震碑留下来……
-
瑞乃尔关于威海卫投降的报告
致《京津泰晤士报》编辑:尊敬的先生,在去年十一月的《布莱克伍德杂志》(Blackwood’s Magazine)上,有一篇上述标题的文章……
-
菏泽元朝古船结构与文物
2010年9月17日,山东省菏泽市市区国贸中心工地雨后下沉塌陷,凸现出船板及几件古代瓷器。当天菏泽市文物事业管理处考古工作者,立即对古代沉船进行保护……
-
北洋海军刘公岛练勇学堂探源
《北洋海军章程》“船制”规定,北洋海军舰船序列,按每艘舰艇为一营建制。9艘主力战舰被分别编为左翼、右翼、中军各3营;6艘“镇”字号炮舰被编为后军6营;6艘鱼雷艇被编为左队、右队各3营;3艘练习舰和练勇学堂被编为精练前、左、右、后4营;运输舰为督运中营 ……
-
清末民初的荣成教育
荣成历代都十分重视教育,涌现出不少杰出的教育先驱:20世纪初被誉为山东“四大教育家”之首的鞠思敏;曾任荣成县、海阳县和阳谷县“教育局长”,后在威海、大连从事党的早期教育的周璋;1906年创办“荣成县公立风鸣高等学堂”的曲璜、刘培源等,都为早年荣成、威海乃至山东的教育做出过彪炳千秋的贡献……
-
关于《威海街道名称古今谈》的说明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馆刊》(以下简称《甲午馆刊》)2011年第3期刊登了李仁海先生的文章《威海街道名称的历史发展及其他》(以下简称《其他》),文中提到了笔者……
-
威海市区近代不可移动文物的普查与保护
根据国务院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部署,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负责对刘公岛及其周边相关区域内(包括“边缘”地带)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广泛、全面、深入的普查……
-
威海历史文化榷探
威海地区史前社会状况无确考,仅从考古发现看,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遍布域内四县市区……即使是秦汉以后的漫长时期,典籍文化记载也不是很多。本文拟根据典籍记载就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
中国水兵
在众多建造于艾尔斯维克(Elswick)船厂的军舰中,没有哪一艘能像中国巡洋舰“致远”和“靖远”一样引起纽卡斯尔人的兴趣。“致远”是这两艘军舰中第一艘下水的……
-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所藏北洋鱼雷营图书阅读笔记
笔者前两年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网站上检索藏书目录时,无意间发现该馆藏有若干北洋鱼雷营所刊图书,颇想一睹为快。近日利用途经东京之便,花了一下午时间将这批图书匆匆翻阅一过,得偿所愿。现就所得介绍如下,希望对治海军史者有所帮助……
百家争鸣
-
菏泽元朝古船结构与文物
2010年9月17日,山东省菏泽市市区国贸中心工地雨后下沉塌陷,凸现出船板及几件古代瓷器
-
威海人与甲午研究
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北洋海军,成在威海,败也在威海。 1888年(清光绪十四
-
我研究方伯谦被杀案
济远管带方伯谦军前正法,曾引起海军内外的极大震动。或谓罪有应得,或谓实属冤案,此
-
清北洋海军基地内的欧式建筑
刘公岛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百余年来,一直为军事要地。1985年,刘公岛由封闭的军事禁
-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海军世家”》读后——论黄海大东沟海战方伯谦三项罪名均非捏造
上世纪90年代后,围绕甲午战争中的“济远”舰管带方伯谦问题,以方伯谦的部分旁系后代
-
漫话威海湾
登上环翠楼眺望刘公岛,碧蓝的威海湾就在眼前,600多年前威海卫古城就座落在威海湾的西
-
从威海武备学堂炮学教习发迹的段褀瑞
民国时期,段祺瑞的大名在国人心目中如雷贯耳,但真正知道他从安徽来威海在武备学堂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