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去岁十月二十一日晚八时,突接友人郑海麟博士自香港打来的长途电话,告以在电视上看到戚其章先生去世的消息。其章先生体质素健,精力过人,且上次来函尚曾拟将再出版一本有关海军的新著。骤闻此讯,不禁令人难以置信。但既经媒体报道当不致有误。于是乃当即写成一函,寄给山东社科院其爱女海莹,请其向戚夫人时钟勤女士转达我的哀悼及慰问之忱。我与其章兄相交几达二十载。由于我们都是中国海军史研究的同好,其间除参加会议见闻畅谈之外,平日亦有书信往还。如今惊闻其噩耗,实不禁怅然若失,感慨万千。
论及我与其章兄的相识,可追溯到1994年的八月间。那时我所服务的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所与海军参谋学院(院长刘达材将军)联合筹办一场纪念甲午战争国际学术研讨会,拟邀请几位大陆学者与会,共襄盛举。我因知其章兄为大陆研究甲午战争史的权威学者,特向大会推荐,并致函山东社科院邀约,声明可以提供来回机票及食宿,其章兄亦欣然同意。讵料因台方情治单位获悉其章兄曾任人大代表,具有政治色彩,于办理入境签证时竟不予同意。使得我们不得不与当局一再交涉,适以其章兄提出已经辞去人代之职,方得放行,顺利来台。久仰其名,能得把握,其欢快可知。是以除开会时报告讨论之外,并特为邀宴,陪同参观访问,请其在师大发表演讲。盘桓一周,始为殷殷告别。
次年(1995)八月、威海甲午战争博物馆等学术团体亦行举办纪念甲午战争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并邀我前往与会。彼时我虽已移居加拿大,可是仍偕同内子不辞万里前往参加,且得与其章兄再度会面。那次会议规模可观,被邀国内外学者亦多,可谓群贤毕集,使我结识不少研究海军史的朋友。除了开会三天报告讨论,并出外参观访问。当然第一站即是搭乘渡轮前往刘公岛,参观甲午战争博物馆。该馆当时尚为草创阶段,诸多设施因陋就简,景点亦属有限。然而其后在戚俊杰馆长领导之下馆务不断地快速发展、馆貌一次次地更新。戚馆长为人英明干练,精力充沛,有理想,有抱负,是一位有事业企图心的人物,使我获得深刻的印象而对之非常激赏与佩服。他非但要把那座博物馆办成一个多功能的历史教育中心,社会教育中心,爱国主义教育中心,并且也把“学术研究”当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眼光之远大可想而知。以其章兄对于甲午战争学养之深、所识学界人物之广,与戚馆长又同为威海人,关系之深厚,其必会参与其事、出谋划策、与之合作、殆无疑问。正因为如此,在短短的十五年间,馆务竟然缔造出惊人的奇迹。非但建筑规模宏伟、展览项目大增,并增设多项娱乐设施,景点扩及于刘公岛全境,各项规划亦日益齐全。但见观光游客如潮涌而来,巡回交通车穿梭其间,导游的解说声不断,到处呈现一片繁荣与热闹的景象,而使刘公岛发展为华北沿海观光之重镇。在学术研究方面,设施亦不断地充实。诸如图书杂志增添、网络电讯增设、馆刊之发行、《勿忘甲午》丛书之出版、会议集刊及有关海军论著之储存,为数均为可观。相信其后中外学者之欲研究甲午战争及北洋海军者,定会前往该馆取资。
我与其章兄虽然同治海军史,而且又皆与北洋海军有着密切的关系,涵盖面相当地重迭。可是由于各人的置重点不同,非但没有冲突,反而还会发生互补作用。大体而言,其章兄所偏重的乃是甲午战争史,旁及于当时之外交关系,以及国际法之法理探讨,可以说是北洋海军的后一部分;而我所偏重的乃是北洋舰队成军的经过,诸如装备、教育、训练、组织、经费等,兼及于海军衙门、北洋海防建设、中日长琦事件、国际之科技转移等问题,可以说是北洋海军的前一部分。正因为如此,在资料的获得及运用方面,有时也会有互相摘借及互补的现象,诸如清季的海防论、琅威理之生平事略、北洋海军经费之来源及应用、鱼雷艇(后发展为驱逐舰)在甲午战争中之关键作用等方面之研究,皆系如此,相得益彰。有时候其章兄亦希我为他写书评、对其著作加以评价。而我即以评其《北洋舰队》、《走进甲午》及《晚清海军发展史》等为应,发表于有关刊物之上。及我的《李鸿章与北洋舰队》一书出版,也蒙他撰一长篇书评为之勉励。
其章兄精力过人,勤于著述,几乎每一、两年内,即有长篇巨著出版,而单篇论文则更为不计。是以著作等身,蔚为一代大师。由于经常出席国内外之学术会议发表论著,更是声名大噪。而其为人亦为谦虚温厚,为一般友人所敬重。至于对我们而言,亦复如是。每次开会相遇之时,他总不忘于百忙中抽暇到我们下榻的房舍探视。或者闲聊家常,或者讨论学术,或者讨论时事,感到非常愉快。惜乎!今后此情此景,已不复在。人生于世,俯仰其间,为学已属不易,而做人则为尤难。其章兄二者之成就均臻上乘。哲人其萎,典范永存,其在天之后灵亦可告慰矣。
(作者: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
声明:本网转载刊登此文仅以传递更多信息为目的,不代表本网支持或赞同文中观点。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坐探山东军务委员曾于梁报告 光绪廿一年山东军事情况折》考释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收藏一份题为《坐探山东军务委员曾于梁报告光绪廿一
-
丁汝昌与北洋海军座谈会在馆举行
2006年11月18日是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诞辰170周年。当日,来自安徽、北京、南京等地的丁
-
论秃尾巴李龙王神话诞生的背景与特点
秃尾巴李龙王的故事,早已传遍祖国北方,特别是山东省和东北三省。众多地方都宣称本地
-
虽然身在此山中却识庐山真面目——中塚明著《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上编)读后
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中塚明教授,将日清战争(即甲午中日战争)研究作为自己最重要的课题。
-
近代山东沿海港口对外开放和航运探略
山东航运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土著东夷人就有先进的造船和远
-
甲午战争残炮辨疑
我院收藏的一门甲午战争残炮、两副地阱炮炮架。残炮属于哪种类型的大炮,来自于哪座炮
-
为何民国各界精英大多曾在甲午战争后赴日留学
1894年、1895年的甲午战争,大清被日本打败,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思考中国为什么会失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