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毕克官 四川大学博物馆

出处:《甲午纵横(第二辑)》栏目:人物述评发表日期:2016年12月31日

摘要:毕克官先生来信 编者先生: 贵刊2007年第3期刊发蔡克明先生《漫话威海湾》一文,读后引出我一番回忆。记在下面,也许有点参考和补充作用。 40年代前期,我家…

关键词: (暂缺)

毕克官先生来信

编者先生:

贵刊2007年第3期刊发蔡克明先生《漫话威海湾》一文,读后引出我一番回忆。记在下面,也许有点参考和补充作用。

40年代前期,我家住在北门外御庆里一号。地处现今的威海卫大厦北邻(大厦地址是老威海一家著名的民间医院,为名医张敬修所开)。御庆里对面隔马路(即从东山直通东门脸、南大桥的那条主干道,当时的路名忘了)是大草场。有一天早晨,看到大草场里满是积水,水倒不深,约到小腿的部位。大人们议论说是闹海啸,是海水冲过高高的沿海马路涌到草场里了。我跟随大人,淌水走过大草场到海边,一看吓了一大跳。海里的船全都潮到岸边了,紧靠马路。小舢板,大驳子,多数半埋在沙里。印象最深的是有一艘小“洋”船,黑色船身,白色舵楼,也是半截埋在沙里。我们还好奇地爬上去看新鲜。现在想来,可能是海关的小巡视艇之类。潮上岸的深海大蛏有十公分多长,粗如擀饺子皮的小擀杖,从未见过(数量不多)。远望大海,只剩下一艘常年停泊的“周鸟船”,说是南方来的大帆船,船头船尾翘得高高的,仍然停泊在东山饭店南的深海里。

准确时间记不清了,估计是1941-1942年前后。这次灾害,究竟是海啸引起的,还是台风引起的,不得而知。夜里是否下过大雨,刮过大风,已不记得。但上述景象,至今仍历历在目,记忆是千真万确的。做以上介绍,也许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有些参考作用。

还有一个模糊的记忆,也是在40年代前期,有一次退大潮,听大人们念道都快退到刘公岛,差点儿能步行上岛了。这可能有点夸张,但却是罕有的一次退潮,我不记得自己是否到海边去看过,但自己年小这次没下去赶海是记得的。这个记忆模糊,不足为证,只提一下,算是一点线索吧!

毕克官

2007年10月威海东山宾馆

四川大学博物馆来信

尊敬的《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馆刊》编辑先生:

顷承惠赠《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馆刊》2007年第2期,内容丰富,弥足珍贵,鄙馆将用之教学科研陈列参考。

此致

四川大学博物馆敬呈

2007年9月26日


声明:本网转载刊登此文仅以传递更多信息为目的,不代表本网支持或赞同文中观点。

关于作者  (请作者来信告知我们您的相关资料,点击这里查看我们的联系方式。)

avatar

毕克官,(1931.2—)山东威海人。擅长漫画、理论。1956年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美术》杂志编辑,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学会副主席。 主要成果:已发表专著57万字、评论23万字。漫画史论方面主要有:《漫画十谈》、《中国漫画史话》、《中国漫画史》(合著)、《过去的智慧――漫画点评1909―1938》、《中国民窑瓷绘艺术》、民间美术评论集《神秘的艺术世界》、《画人漫笔》、《民窑青花》。并创作有800余幅漫画,画集代表作有:《毕克官漫画选》两本、《毕克官王德娟画集》、《毕克官水墨画》。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日志

Comments are closed.

百家争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