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
徐建寅与中国鱼雷艇
一、概述 鱼雷艇,御敌利器也。以鱼雷艇为主攻武器,它具有体积小、航速高、隐蔽性好、机动灵活、易于变换方向、易于寻觅战机等特点。鱼雷艇配置1个或数个发射管。它专门用于快速攻击敌方舰只和水中目标。 …
--------------------------------------------------------------
-
方伯谦“血衣”来龙去脉考
一、方伯谦的血衣很重要,有继续追寻的必要性 关于方伯谦血衣的重要性,拙作《将方伯谦的血衣呈上公堂》一文中曾有论举: 方俪祥女士的伯婆、方伯谦的“葛夫人欲持血衣上京控诉”; 还是这位伯婆对侄孙女方俪 …
--------------------------------------------------------------
-
丁汝昌年谱(1836-1883年)
1836年11月18日(清道光十六年十月初十日),丁汝昌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丁家坎村。其父丁灿勋,其母向氏。 1837年(清道光十七年),母亲向氏去世,不满周岁的丁汝昌由其祖母抚养。 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四 …
--------------------------------------------------------------
-
摘掉林国祥“丧舰降敌”的帽子——林国祥丰岛战后归国真相考
一,归国过程 1894年7月25日(光绪二十年六月二十三日)),丰岛海战爆发。“济远”舰和“广乙”舰官兵面对优势敌人的突袭,奋力拒敌,不胜而走。方伯谦率“济远"舰逃回威海卫,而林国祥①及“广乙”舰的去向成了 …
--------------------------------------------------------------
-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海军世家”》读后——论黄海大东沟海战方伯谦三项罪名均非捏造
上世纪90年代后,围绕甲午战争中的“济远”舰管带方伯谦问题,以方伯谦的部分旁系后代及某些社会人士和学者为主,发起了所谓的鸣冤翻案活动,旨在证明方伯谦在甲午战争中所犯罪行均不成立。在预设了结论以后 …
--------------------------------------------------------------
-
刘步蟾年谱
1850年3月17日(清道光卅年二月初四日),刘步蟾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侯官刘姓“珠浦堂”。 1867年1月6日(清同治五年十二月初一日),刘步蟾考入福州船政后学堂。在学堂“学习驾驶、枪炮诸术”的三年时间里,他 …
--------------------------------------------------------------
-
“济远”撞坏“扬威”考正
1894年9月17日(清光绪二十年八月十八日),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血战于鸭绿江口外。9月22日(八月二十三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向总理衙门转呈了以丁汝昌名义(不能视为丁汝昌个人,而应包括丁 …
--------------------------------------------------------------
-
北洋海军军舰“主炮晾衣”说考辨
当代“主炮晾衣”说内容可信度之辨析 被国家寄予了太多希望,且还一度戴起过亚洲第一桂冠的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拼却一身也未能换得胜利,其悲剧性的结局足令后人为之五内俱摧,而其失败的个中原因、教训如 …
--------------------------------------------------------------
-
中日甲午战争研究的新趋势*
由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不但改变了中国、日本、朝鲜和韩国的历史走向,而且对远东地区,乃至整个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场战争虽然已经过去1 …
--------------------------------------------------------------
-
亲爱精诚爱国抗战——试评萨镇冰在桐梓海校的演讲
1937年7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我大片国土迅速沦陷。至1939年夏,南京国民政府撤往武汉前后,日寇进犯我东南沿海,福建境内的金门、厦门等地可能弃守,福建省政府迁往永安,纷传日寇即将攻占福州 …
--------------------------------------------------------------
-
林泰曾年谱
1852年(清咸丰二年),林泰曾出生于福建省福州闽侯(今福州市区)。 1867年(清同治六年)1月6日(清同治五年十二月初一日),林泰曾考入福州船政后学堂,学习航海驾驶。在学堂学习期间,“历考优等”,被誉 …
--------------------------------------------------------------
-
威海人与甲午研究
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北洋海军,成在威海,败也在威海。 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清朝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威海卫港以其特有的军事战略优势,成为北洋海军的重要基地。1894年(光绪二十年),日本军 …
--------------------------------------------------------------
百家争鸣
-
摘掉林国祥“丧舰降敌”的帽子——林国祥丰岛战后归国真相考
一,归国过程 1894年7月25日(光绪二十年六月二十三日)),丰岛海战爆发。“济远”舰
-
唐置登州与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
唐代设置登州至民国年间废止,登州成为山东半岛东部的政治经济中心历时1300余年。唐朝
-
刘步蟾年谱
1850年3月17日(清道光卅年二月初四日),刘步蟾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侯官刘姓“珠浦堂”
-
关于“致远”等舰来华过程的几个问题 ——与马幼垣先生商榷
马幼垣先生的大作《马吉芬与北洋海军》一文刊于《北洋海军研究》(第二辑)(1 ),复
-
漫话威海湾
登上环翠楼眺望刘公岛,碧蓝的威海湾就在眼前,600多年前威海卫古城就座落在威海湾的西
-
甲午战争后的程璧光
程璧光,福建船政学堂毕业,曾参加甲午战争,担任过民国海军总长,主要的功绩是率海军
-
历史文化:滥造之风当刹
历史文化,是自人类社会有史以来,一代代先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劳给后人(也包括今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